双龙

双龙的传说安康双龙国际生态旅游度假区

发布时间:2022/5/19 19:50:35   

提及双龙,在安康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老安康都熟悉:爱炫耀的安康老人,清早一打开大门,第一件事就是抱一个茶卤子,向过路的熟人打个招呼:“来一口,正宗的双龙桥春茶。”孩提的娃娃们,一听招呼声,都围过来闹着要听龙的故事。双龙桥、青龙山、龙泉湾、龙盏沟、青龙潭。。。。。。讲不完的龙的故事。……

这地方为什么叫双龙?在封建社会,“龙”是不能乱叫的。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龙也代表着龙图腾,是中华民族统一的标志。传说最初的“龙”来自一个团结勇敢且骁勇善战的部族,他们每攻陷一个部落打败一个部族的军队,夺得带有部落图腾图案的战旗后便收藏起来,久而久之,他们已经打败了很多曾威名远扬的部族,这个战无不胜的部族把缴获的战旗聚起来并裁下所需部分,拼凑起来便有了最初的“龙”,龙象征着至高无上的威力,不容置疑的统治力。龙,中国古代传说中的神异动物,身体长,有鳞,有角,有脚,能走,能飞,能游泳,能兴云降雨。龙在封建时代作为帝王的象征,也用来指帝王和帝王的东西:龙颜、龙廷、龙袍。龙在中国传统的十二生肖中排列第五。龙与凤凰、麒麟、龟一起并称“四瑞兽”。青龙与白虎、朱雀、玄武是指中国天文的四象。上下数千年,龙已渗透了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成为一种文化的积淀。龙成了中国的象征、中华民族的象征、中国文化的象征。对每一个炎黄子孙来说,龙的形象是一种符号、一种意绪、一种血肉相联的情感。“龙的子孙”、“龙的传人”这些称谓,常令中国人激动、奋发、自豪。在双龙有一个古老的传说:秦太子扶苏被赵高所害,扶苏的两个儿子在家臣的带领下逃进了汉江支流岚河的香河峡谷逃避了赵高、胡亥等人的迫害。人们把这地方称为“双龙”。

中国自古讲究五行说:金、木、水、火、土。古书记载:黄帝是土德,夏朝是木德,商是金德,周是火德,秦朝是水德。安康在先秦朝时为秦国西城县,秦惠文王十三年设西城县。由于秦始皇的爷爷秦孝文王(安国君)在西城县化险为夷、因病获福,称西城为安国君康复之地,从安国君为太子开始,秦国赢氏家族都要在西城县祭祀汉水河神。相传在秦始皇三十七年冬,太子扶苏被贬在上郡秦直道工程做监军,秦始皇巡行天下时,太子扶苏的两个儿子到西城县祭祀汉水河神,为父亲祈求平安。当时由于交通不便,信息不畅,在回都城的途中听说秦始皇已死,赵高、李斯扶持胡亥篡权,太子扶苏遇害,随行众臣深知后果严重,便返回西城逃进汉水支流岚河的香河峡谷密林之中,隐姓埋名。两千多年以前的汉水,两岸密林密布,古树参天,水量比现在大好几倍,水质清澈,林中不时传出动物和鸟类的叫声。赵高、李斯扶持胡亥篡权后不久,由于扶苏素有贤名,民间尚不知扶苏已死,或有言“少子,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于是陈胜、吴广起兵反秦二世之时,便假称公子扶苏,以号召响应者。赵高、胡亥等人忙于四处调兵镇压农民起义,也不敢大张旗鼓的搜寻扶苏的后人。刘邦进兵咸阳,与秦子婴有约,不杀秦后人。项羽入关中后,烧杀抢掠,对秦大开杀戒,咸阳秦国皇室家族遭到屠杀,赢氏家族关中无后。故项羽封刘邦为汉王,西城属汉中郡,有献媚者向汉王刘邦告密扶苏后人藏于西城县香河峡谷密林。刘邦雄视天下,而天下为项羽掌控。刘邦欲借一切力量抗衡项羽,夺取天下。因此不但没有派人围剿追杀赢氏后人,反而驻军岚河口,保护赢氏后人。秦朝遗留下来的追随者也相继拖家带口住在岚河的香河口,随时听候主人的召唤,保护着主人。追随的人多了,先是形成了村庄,逐步建成了集镇,被称为佐龙。佐龙的人家自古都有习武的习俗,用勇敢、忠诚和生命为大秦皇族保住一支龙脉。

您好,欢迎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gx/298.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