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龙

大唐双龙传黄易,中国人大概是最讲理直

发布时间:2022/10/16 17:27:24   

《大唐双龙传》:黄易,中国人大概是最讲理直气壮的一个民族

沉迷武侠的理由千奇百怪,在我而言,便是似乎在这不真实的世界里,有那么多意外,有那么多的可能,但心里总知道有那么个时刻一切都会真实起来,也就是人生的意外便是竟然到了最后,没有任何意外发生。可是我记得当时多的还是气愤,多的还是心酸,多的还是看不穿。

小时候看《隋唐演义》乃至《说唐》,说书先生最喜欢的一句话便是:天下三十六路风尘,七十二路烽烟。而最后囊括天下的自然是太原李世民。李世民这个人其实颇有“这个也说及时雨好,那个也说呼保义好,耳朵里快要磨出茧子来了”的熟烂。

纵观大唐,王世充朝令夕改不必去说,杜伏威只不过是匹夫之勇,窦建德看上去颇有分量,小胜便自骄狂忘形显得小家子十足。哪怕李建成,李元吉之辈,武功未尝不强,智谋未尝不深,但还是输在一个“非要出一口气”这个关节上。

这次,黄易决定不再写一个英雄白手起家覆雨翻云,而是落笔于一个时代的结束。门阀终结,胡汉相融,这才是宋缺乃至寇仲拱手相送江山的最根本理由,虽然可以博得美人青睐,虽然可以不至于兄弟反目,但武侠终于不再只是一家一姓的胜败,武侠也终于不再去用一个人的梦想替代苍生百姓。

所以洛阳城下,寇仲可以救不回窦建德,李世民来管,寇仲去走别的路,只因为万里江山从来不是不是姓李便是姓寇,成王败寇在这里终于可以说成一种笑谈,获得而不占有,已经习惯了主角大满贯收场的我们终于也可以知道,陪着好朋友去看长江的源头吧,陪着妻子说只逗她开心的事情吧,因为天下间的事情毕竟不是一个人可以做完的。

重读《大唐双龙传》的最大收获是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李世民实际上就是一个升级版的杨广。撇开文治武功不谈,他们都是弑兄篡父。相对于寇仲的出身卑贱,李世民同样有一个尴尬的身份,便是他是二爷不是太子。

中国人大概是最讲理直气壮的一个民族,所以整部历史可以看作是理由大全。变迁的时代便是理由标准的挪移,虽然“成王败寇”的基本法不会变,但凌驾于基本法之上的“根本大法”则是“一切需要理由”。玄武之变的整个波澜便是不断地给出理由:李世民所做的一切都是不得不做,不可不做。于是顺理成章。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cf/1994.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