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双龙 >> 双龙图片 >> 近水走中国金龙玉凤出赤峰
我走中国来到赤峰。赤峰是内蒙古自治区的一个地级市,它的得名源于红山文化。
红山文化发源于东北西部,起始于五、六千年前的农业文明,是华夏文明最早的文化痕迹之一。分布在东北西部的热河地区,北起内蒙古中南部地区,南至河北北部,东达辽宁西部,辽河流域的西拉木伦河和老哈河、大凌河上游。
在赤峰东南五公里有一座红色的山,在这里发现了红山文化遗址,并且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发现了震惊考古界的巨型玉龙,成为中国文化里出现的第一条玉龙,因此,赤峰也就成了龙文化的故乡之一。
赤峰的原名叫“苏哈达拉”,意思为红色的山峰,
内蒙古赤峰博物馆红山,即意为“红色的山峰”,它位于赤峰市东北郊的英金河畔。传说赤峰的红山,原名叫“九女山”。远古时,有九个仙女犯了天规,西王母大怒,九仙女惊慌失措,不小心打翻了胭脂盒,胭脂洒在了英金河畔,因而出现了九个红色的山峰。
我走中国来到赤峰的第二天从火车站附近步行六公里来到赤峰博物馆,这里全面展示了赤峰地区的文明。
赤峰博物馆为地方综合博物馆,整个博物馆以玉龙文化为主题,博物馆门前是宽阔的广场,广场上五星红旗飘扬,旗杆的底座是一块巨石,巨石上刻着现政治局常委、中宣部长刘云山同志题写的馆名。大门两边是一组喷泉,喷泉是从玉龙的嘴巴里喷出,别有情趣。
赤峰博物馆的远古石磨赤峰博物馆共有4个基本陈列展厅,一层序厅包括穿越远古、石破天惊、红山古国。主要展示的是赤峰地区新石器时代的几种文化类型。
第二展厅古韵青铜展示的是以夏家店下层文化和夏家店上层文化为代表的北方草原青铜文化。包括方国崛起,金戈铁马,战国、秦汉遗珍。夏家店文化的发现,揭开了赤峰地区青铜时代这一漫长过程中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显示了西辽河上游西拉沐沦河流域高度发达的古代文明。
第三展厅展示的是契丹族建立的大辽帝国所创建的草原文明。辽代陶瓷器、建筑、丝织品、马备、宗教信仰、钱币、壁画、金银玉石器、丧葬习俗等是契丹—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四展厅展示的是金代及蒙元以来,以蒙古族为主体的北方民族,在赤峰大地上创造的具有浓郁民族风情和地方特色的蒙古族民俗文化。其共分为四个单元,包括金代赤峰、蒙元寻踪、草原姻盟、清代蒙古族风情。
石雕我一个上午都在赤峰观赏、品味,赤峰博物馆新石器时代展示了一个带着弯弯坡度的石磨,这是其他博物馆里没有看到的;赤峰博物馆里展示的那只尖尖脚的陶杯,阴刻着条纹、有一个出水的长嘴;赤峰博物馆展示八千年前人物石雕,举目向天,憨态可掬;赤峰博物馆展示的六千年前红山文化的女性石雕神态自若;赤峰博物馆展示的远古时期的挂在男性肚脐下的石质饰物令人遐想……还有大量的青铜、壁画、造像、民族衣物饰物等等、等等。
当然,最让我激动的还是这只年出土的碧玉龙,这只龙呈勾曲形,口闭吻长,鼻端前突,上翘起棱,端面截平,有并排两个鼻孔,颈上有长毛,尾部尖收而上卷,形体酷似甲骨文中的“龙”字。
中华第一玉龙因为这只碧玉龙,赤峰就成了中华玉龙的故乡。然而我在赤峰博物馆看到的“中华第一龙”是件复制品,它的真品藏在中国国家博物馆。
无独有偶,在赤峰博物馆珍藏着另一件鸟形陶凤杯,其头、冠、翅和尾的造型与中华传统的凤极为相近,从外部特征看,与“鸟”颇为相像,这只陶凤杯上的凤造型头、冠、翅、尾等造型,与中华传统的“凤”的特征完全接近,它出现的时间比这只玉龙还早一千多年呢!
走出博物馆,秋日炎炎,我漫步在契丹、辽文化母亲河西辽河岸边,细柳飘飞,红山倒映着河水。
我思绪万千,似乎看到远远天际边玉龙、金凤上下翻飞,作诗以记。
小河细柳半轮秋,
漫步辽水不知愁。
此水通向红山道,
玉龙金凤任我游。
中华玉龙(近水,名杨评号近水,安徽颍上人,毕业于安徽师大、深圳大学、清华大学,中文、新闻、书画创作、艺术品鉴定专业,作家、诗人、书法家、旅行家、艺术品鉴定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