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双龙 >> 双龙图片 >> 年度撕逼大戏来了不是如懿传
来了,等了9年的后宫撕逼大戏,终于来了!
我要说的不是《如懿传》,而是TVB的《深宫计》。
《宫心计2:深宫计》
说到宫斗剧,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可能是《甄嬛传》。
不过,对资深宫斗迷来说,TVB的《金枝欲孽》才是NO.1。
确实,正是《金枝欲孽》的爆热,才让宫斗剧成为了自成一派的类型剧。
《金枝欲孽》
此后,TVB在09年推出了《宫心计》,进一步把宫斗精神发扬光大。
现在,几乎所有国产宫斗剧的盘点,压轴的不是《金枝欲孽》就是《宫心计》。
毕竟,这两部剧里的撕逼大戏,都是教科书级别的。
不过,《宫心计》之后,TVB的宫斗剧光芒渐暗。
这些年,叫的出名的,就是《万凰之王》和《金枝欲孽2》。
不过,两个口碑都扑街了。
豆瓣评分前者5.7,后者5.9,都不及格。
这一次的《深宫计》能打一场翻身仗吗?
看了刚出的第一集之后,我最大的感受是:优缺点都很明显。
首先,宫斗依然非常剧烈,还是那个味儿。
宫斗一般分后宫、前朝两部分,不过,后宫前朝肯定是彼此相连的。
前朝
“唐隆政变”,李隆基(马浚伟饰)和太平公主(陈炜饰)联手,诛杀韦后(米雪饰)。
李隆基的父亲李旦,被拥立为皇帝。
新帝继位后,李隆基和太平公主的嫌隙开始出现。
太平公主有勇有谋,一直想效仿母亲武则天,爬上权力的顶峰。
李隆基青年才俊,虽是庶出,但他对皇帝宝座同样虎视眈眈。
为了至高无上的权力,姑侄两明目张胆地开撕了。
太平公主这边有皇帝撑腰,软弱无能的他对这个妹妹很是宠信。
除了皇帝,太平公主手里还有大皇子李成器。
李成器是嫡长子,是最有可能成为太子的人。
关键是,他资质平庸,是做傀儡的不二人选。
所以,太平公主常常在皇帝耳边吹风,让他立李成器为太子。
和太平相比,李隆基这边似乎没什么人。
不过,他要夺权,也不是没把握的。
李旦能够坐上皇座,基本上都是他的功劳,所以不少大臣拥护他成为太子。
同时,历经多次政变的李隆基,早已深知枪杆子里出政权。
他以清除韦后余党为由,大量招兵买马,组建了自己的心腹部队——龙武军。
龙虎军将领(马国明饰),士兵何离(萧正楠饰)
太平公主和李隆基之间的夺储之争,拉开了序幕。
后宫
按照《宫心计》的传统,后宫之争无疑是妃嫔之间争宠,尚宫局四房派系争权。
太平公主要打压李隆基,就拿李隆基的结发妻子王蓁(胡定欣饰)开刀。
家宴上,她故意安排王蓁做领舞姬。
堂堂王妃变成舞姬,无疑是对李隆基和王蓁的一种羞辱。
不仅如此,跳舞时,她暗中使坏,让王蓁当众出丑。
不过,王蓁可不是娇滴滴的小娘子。
她心思缜密,遇事冷静,表面上人畜无害,其实城府颇深。
和她相比,李成器的妻子宋王妃则心高气傲、口无遮拦,用姚金玲的话说就是蠢钝如猪。
王蓁想要对付她,简直易如反掌。
至于尚宫局,第一集里的争斗,主要是各房对新宫女的争抢。
你要3人,我就要5人。
当然,这些都是小儿科,大戏还没上演呢。
除了宫斗戏码非常足之外,这部剧的还有一个亮点是悬疑感。
有的观众甚至开玩笑的说,这其实是部侦探剧。
在第一集,导演就给观众留下了三个悬念。
一,龙武军新兵何离的身份是个迷。
何离故意在长安街头制造抢劫案,然后以除暴安良的大侠身份成功进入了李隆基的龙武军。
他的背后是谁呢?
二、王蓁和龙武军将领任三恕之间有猫腻。
李隆基和王蓁是患难与共的夫妻,曾一起被幽禁。
可以说,他们是互相扶持着才走到了今天。
不过,王蓁和任三恕在王府里对看时,两人眼神里写满了故事。
三、谁杀死了宋王妃。
正如前面所说,宋王妃蠢钝如猪,果然,她没活过第一集。
大半夜的她不睡觉,一个人跑到尚宫局偷看太子妃礼服。
她想试穿一下,感受一番做太子妃的感觉。
结果,太子妃礼服她是穿上去了,不过,命没了。
是谁下此毒手呢?
看到这里,这部剧的第三个亮点也很明显了,那就是剧情丰富、节奏很快。
第一集里,基本上所有的主要人物都已登场,各方冲突集中爆发。
从韦后被杀开启前朝夺权,以宋王妃之死开启后宫争宠。
很显然,血雨腥风、波诡云谲的宫斗基调已经定好了。
不过,前面也说了,这部剧的缺点和优点一样明显。
可能有人早看出来了,那就是画风很“于正”。
虽然大唐是盛世,李隆基时代更是到了顶峰。
不过,剧中的服化道的处理却并不豪气、庄重。
乍看起来色彩斑斓,流光溢彩,但都流于表面,很是轻薄,只觉得亮得刺眼,有些俗气。
除此之外,因为有“武功”元素的加入,所以,有些场面处理得略显浮夸。
比如一开场,韦后为了保命,竟然轻功附体,一下子跳到了足有一人高的、先帝的棺材上。
而且,她还旋转、扭身,掀起衣裙摆了一个pose。
虽说动作流畅、姿势优美,但半百妇人有如此身手,还是太过神奇。
另一个可能会被吐槽的点,就是剧中的台词简直就是成语大全。
几乎每个人物都妙语连珠、口吐莲花,出口成章,非四字词语(包括成语)不说(猛然发觉我好像已经被传染了)。
第一集里,尚宫局局长章尚宫(谢雪心饰)的第一句话,一口气就连用了9个四字词语。
这样子说话,有人可能会觉得有点作。
不过,这也不失为一种特色。
每个人说话都带点韵味儿,似乎,诗歌盛世大唐就是如此吧。
当然,这也是《宫心计》延续下来的传统了。
说到这里,不得不提,《宫心计》延续下来的,最有意思的一点就是演员了。
比如,《宫心计》里的太皇太后,在《深宫计》里“沦落”成了尚宫。
对此,不少网友感叹:风水轮流转,太皇太后你也有今天。
而《宫心计》里的钟司制,则在《深宫计》里“升级”为韦后了。
只可惜,这部剧,第一个死的人就是她。
除此之外,《宫心计》里的郑太妃,胡司设也一起“穿越”来了。
看着剧照,不得不感叹,9年了,大家都老了。
既然说到了演员,最后,带着一点私心,我想介绍一下这部剧的几位主演。
当年,《宫心计》的主演是佘诗曼、杨怡、陈豪和郑嘉颖,TVB绝对的一姐一哥。
9年后,《深宫计》的主演和他们相比,知名度就弱一些了。
不过,于我,他们都一样亲切。
女1胡定欣,当年,《大唐双龙传》里那个亦正亦邪的婠婠,堪称惊艳。
后来的《巾帼枭雄》、《拳王》等,她的表现同样非常出彩。
此时,她已是TVB的连庄视后,妥妥一姐了。
《大唐双龙传》
女2刘心悠,她的剧,我看过的不多,但对《步步惊心》里的若兰,印象深刻。
个人觉得,她也算是一位很有气质的演员。
《步步惊心》
男1马浚伟,TVB的老帅哥了,不得不承认,我对他最深的印象还停留在《鹿鼎记》里的康熙。
多年后,他变成李隆基了。
《鹿鼎记》
男2马国明,他的代表作,一时我真想不起来,但似乎哪里都有他。
最近比较有印象的作品,就是去年的《降魔的》,这剧不错,铺子当时也安利了。
《降魔的》
除了他们四个,周秀娜、萧正楠也在影视圈打拼多年,终于出头。
尤其是周秀娜,已从当年的嫩模,成功蜕变成了演技派。
于我,这些演员,都是老熟人了。
每次,TVB都会被人吐槽的一点是,又是这群演员。
确实,TVB的剧,翻来覆去基本上都是熟脸,尤其是那些配角。
没办法,对于他们来说,四处轧戏,不仅是人手不够,其实也是生存所迫的。
不过,久而久之,这其实也是一种特色,更是演员演技卓越的证明。
至少,每次他们的表演,都令人信服,不尴尬。
最重要的,累月经年,熟脸,其实已经附带了一种特殊的情感。
和经典香港电影里的熟脸一样,TVB里的这些老演员,我们都是看着他们的戏长大的。
他们的作品,贯穿着我们的成长期。
长大后,香港电影和TVB的剧都不复当年,风光不再。
但每年,我们还是会看上一两部港戏。
情怀也罢,怀旧也好。
我想,有一点是肯定的,看着这些熟悉的演员聚在一起。
别的不讲,至少感觉是很亲切的,像家人、朋友一般。
毕竟,和他们的羁绊,早已随着时间融进身体,割舍不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