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龙

能耐越大,麻烦越大,不服气,准跟这位高手

发布时间:2023/6/6 13:38:19   

人要有能耐,可人又不能太有能耐。为嘛呢?还不是因为这人一旦能耐太大了,免不了就要目中无人了。到那个时候,吃亏倒霉的,管保还是自个儿。

这不,天津卫三岔河口不远处的一块空地上,有位从保定来的“大能耐”立了个擂台,他要跟津门爷们儿比划比划,末了倒要看一看谁能把谁给拾掇“走基”了。

您瞧,这位“大能耐”,他还真威风。他让俩小徒弟在擂台一角,竖起了一杆杏黄色的幡旗,上写八个大字——打遍津门无敌手。

晚清人物

列位,您都听听,他的口气也忒大了点儿,真不怕风大搧了他的舌头。

他为嘛这么大口气呢?还不是因为他有能耐么。他站在擂台上,“嘡嘡嘡”一套江湖海口,又把家门自报了一番。他说他得了祖辈的指教,练得是祖传的能耐,凭着一对“虎头神钩”,走遍整个直隶,他还从未遇到过敌手。

他又夸他这对虎头神钩的来头。想当年,盗御马的大英雄窦尔敦就是凭着这对神钩打遍天下无敌手,坐寨连环套,折服黄口小儿黄天霸。要没有这对神钩,窦尔敦还真就不见得能成大事。

他又说了,他的祖辈有幸得此神钩,兼得窦尔敦的真传。就这么着,父传子、子传孙,一辈一辈往下传,一直传到了他的手上。

他听人说,九河下梢,藏龙卧虎,人才辈出,从来不缺英雄好汉。所以,他带着徒弟们来到天津卫,只为会一会霍元甲、鼻子李、铁手黄这样的高手。敢问,天津卫的老少爷们儿,你们谁敢来较量!

晚清人物

“他吹牛皮!”天津卫的老少爷们儿,听了他这番狂言,人人不服,个个不屑,不把这口出狂言的老奤儿的棱角给磨平了,他就不知道马王爷到底几只眼!

“少跟他废话,揍他!”自有那不服气的莽撞人先动手。

结果,上去一个,趴下一个;上去两个,趴下一对。动手比划的可不是摆擂台的“大能耐”,而是“大能耐”的小徒弟。连徒弟都打不过,又怎能扳得倒师父。

怎么办,总不能就这么认栽吧!要是还没有人站出来给咱津门爷们儿长长脸,咱不就“崴泥”了吗!

等着,别急,您往那边瞧,高手不是来了么。

将近午时,一个年逾花甲,骨瘦如柴的小老头儿分开人群,不慌不忙地步入场子。在他手里,拎着一条细竹竿儿,八成这就是他的武器了吧?

小老头儿朝着“大能耐”拱了拱手,谦和地劝他把那面幡旗摘掉,这东西实在观之不雅。

“大能耐”才不听劝,他说了,唯有赢了他的虎头神钩,幡旗才能摘掉。不然,就一直在这儿戳着。

好良言难劝该死的鬼。小老头儿点一点头,请“大能耐”亮出家伙,他要用手中这条竹竿儿破虎头神钩。

晚清人物

“大能耐”才不稀得跟这样一个瘦成排骨的老棺材瓤子动手,他扬言:要斗,就斗那种厉害人物。

小老头儿问“大能耐”,嘛样儿的人物算厉害人物?

“大能耐”想都不想,高声说:“咱听说天津卫有个‘大狮’(不才正是编者),此人才高八斗,文武双全;面如冠玉,英俊不凡;交友似孟尝,孝母赛专诸,马踏黄河两岸,锏打山东九州三十六府一百单八县,端的是天底下第一条好汉。我要斗,就斗这样的人!”

这话刚说完,就把大伙儿给逗乐了。小老头儿说:“你说的这人是秦琼,不是‘大狮’。人家秦琼是真英雄,‘大狮’顶多算个假行家。这小子除了会耍嘴皮子,嘛也不会。你呀,准是让人给骗了。”

“不能!”“大能耐”急眼了,“你败坏我的‘男神’,等同于骂我的爸爸。来来来,咱俩大战三百回合。看看究竟是你的竹竿儿霸道,还是我的神钩威风!”大手一扬,两个徒弟将神钩交到他的手中。

晚清人物

未曾交手,先行耍将开来。好钩,有赞为证:

呼呼呼,双龙摆尾,捎带古树盘根。唰唰唰,白蛇吐信,老猿翻身献果,美女巧认双针。嗖嗖嗖,降龙伏虎紧护身,夜叉探海无敌将,摘星换月,索命追魂!

一趟神钩耍下来,气不长出,面不更色,唤老者上前与他较量。

小老头儿捻须一笑,道一声:“承让。”一个闪身,滑步上前,竹竿如飞剑,直奔“大能耐”的心口刺了过去。

“大能耐”闪身躲过,持双钩奋力迎战。一等交上手,“大能耐”才知道遇到了硬茬子,这老头儿虽然其貌不扬,却是深藏不露的真高手。

不过,“大能耐”丝毫不惧,他有神钩在手,只要稍用力,竹竿就会被神钩削为两截。

然而,事与愿违,那小老头儿好像会变戏法似的,无论“大能耐”如何劈、挑、削,那条竹竿像粘住似的随着神钩四下移动。

“大能耐”着了急,招数随之凌乱,越是想要摆脱,就越是摆脱不开。心头一慌,露出破绽。只见,小老头儿晃动身躯似行云,闪动步伐如流水,进退闪避宛若游龙。懂行的练家子看出,这是内家功夫。

晚清人物

小老头儿不紧不慢,粘连粘随,不丢不顶,使出“四两拨千斤”的功夫,直把那“大能耐”急得脑门子冒汗。想攻,削不断竹竿;欲退,摘不下钩。空费力气,处处不讨好。

只听得一声“去吧!”

再看“大能耐”,神钩立时脱手,他本人则跌出去一丈开外,结结实实地摔了一个大趴虎。

徒弟们赶紧上前救师父。“大能耐”好半天才缓过魂来,吩咐徒弟麻溜把幡旗扯了。站起身,朝着小老头儿作了个揖,红着一张大脸,头也不回地挤出人群跑远了,连那对神钩都没顾得上拿了。

小老头儿倒背着竹竿,呵呵笑着远去了。他老人家是谁呢?大伙儿都不清楚,恐怕只有“大狮”才知道。

只道是,人不可貌相,这世上有本事的人多了去了。所以啊,别处处都想出风头,等到丢人现眼的时候,可就追悔莫及啰。

拙文一篇,就此打住。这个小段子是编者从一位津门评书老先生那里听来的,觉着挺有趣,索性撰写成文,给列位看官解闷儿。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yy/5015.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