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双龙 >> 双龙车标 >> 大唐贵族的三大享受昆仑奴菩萨蛮新
唐朝作为我国历史上最为开放的一个朝代,不只是日本派出过遣唐使,朝鲜,越南,游牧部落,甚至在唐太宗打通西域后不少西域甚至是西亚人士也会来到长安参观学习,其中就诞生了新罗婢、昆仑奴、菩萨蛮三种三种人,因为当时世界各地文字不同,唐朝的人也不知道他们各自的名字是什么意思,索性按照习惯给他们取一个代称。
1.新罗婢
新罗是三韩之一,也就是俗称的辰韩,《后汉书·东夷传·三韩》记载:韩有三种:一曰马韩,二曰辰韩,三曰弁韩。也就是后来的新罗,高句丽和百济三国,公元年,李世民远征高句丽,据《新唐书》记载:勣以步槊击败之,无忌乘其后,帝自山驰下,虏大乱,斩首二万级。一战后朝鲜半岛上的居民便对大唐心悦诚服,其中就包括新罗。
因为惧怕大唐,新罗女子来到唐朝后大多谨小慎微,很少和唐王朝的居民有冲突,因此普遍认为三韩之地的人是一群比较温顺,容易驯化的人,其中的佼佼者便是新罗侍女,一时间长安城内流行起来了养新罗婢的风潮。
那时候的新罗婢就相当于如今的菲律宾女佣,属于长安权贵家中的高级佣人,原本在新罗过着贫困的生活,受过专业训练后来到长安后生活得到了改善,因此对权贵都很感恩戴德,一心为了这些权贵着想,十分受到长安权贵的欢迎。
2.昆仑奴
此昆仑并非彼昆仑,大多数人听到昆仑的第一印象都是西北神山昆仑山,实际上这里指的昆仑根据《旧唐书·南蛮传·林邑》记载:自林邑以南,皆卷发黑身,通号为昆仑。唐朝张籍在《昆仑儿》中写道:昆仑家住海中洲,蛮客将来汉地游。
这里的昆仑指的是长相比较黑的东南亚,印度人,也不是我们传统印象里指纯黑的非洲黑人,但是他们的皮肤是棕黑色的,相比起华夏人种的皮肤而言已经很黑了,昆仑奴,顾名思义便是昆仑来的奴隶,也就是东南亚,印度地区来的皮肤比较黑的奴隶,因为他们体壮如牛、性情温良、踏实耿直,很受长安城中的权贵们喜爱。
其中有一部分是被阿拉伯人运来的不知道哪里来的昆仑奴,还有一部分是而自己来到长安的,这一部分则多是东南亚的岛民,昆仑奴虽然日后几乎消失在了中国的历史中,但留下一个昆仑奴都是勤劳能干、忠实护主的性格,和如今的民间对黑人的印象完全不同,谭嗣同在《狱中提壁诗》中写道:去留肝胆两昆仑。就是用昆仑奴的忠诚比喻革命义士。
3.菩萨蛮
说起菩萨蛮,可能很多人都会以为是辛弃疾的《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然而实际上菩萨蛮指的是一个叫作女蛮国的国家,据说里面由女性当权,因为菩萨蛮都是从西域来的,因此推测可知女蛮国应该是某个西域小国,也是《西游记》中女儿国的原型,《太平广记》中有记载:“大中初,女蛮国贡双龙犀,有二龙,鳞鬣爪角悉备。”
但是女蛮国究竟指代的是哪里却无人知晓,只知道她们为了寻求大唐的庇护,每隔一段时间就会送来金银珠宝和身穿华丽服饰的美女,因为唐朝时民间会把美女称作菩萨,而这些菩萨蛮又多是美女,因此渐渐地人们就将这些从女蛮国来的女性称作菩萨蛮,是美女蛮的意思。
他们之所以受到大唐权贵追捧原因则很简单,单纯是因为长得好看,太平广记》中称他们能言善舞,当时的乐坊甚至专门根据他们跳舞的方法制作了名为《菩萨蛮》的舞蹈动作,根据推测不难发现,所谓的菩萨蛮应该就是西域的维吾尔族美女大量来到长安因此才得到的名字。
不难看出唐朝权贵的快活,用这东夷来的佣人,南边来的仆人做着苦力,西域来的美女为其跳舞,然而这背后确是古代让人心悸的对人权压迫,无论是昆仑奴、菩萨蛮还是新罗婢,他们都是唐朝强盛一时的产物,然而更多的时间权贵都是压迫底层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