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双龙 >> 双龙车标 >> 周知白沙河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城阳段已撤销
今年年初,城阳发布了一则名为《青城政字〔〕4号关于撤销白沙河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通知》,据内容显示:按照省生态环境厅《关于青岛市申请撤销白沙河饮用水源保护区办理意见的函》有关精神,白沙河(城阳)河流型饮用水源地和白沙河地下水源地属于“千吨万人”水源地,非城镇级以上集中饮用水水源地,当前白沙河两处水源地已不再承担饮用水水源供水的功能。根据《山东省农村公共供水管理办法》(山东省政府令第号)第三十二条之规定,经区政府研究决定,现撤销白沙河(城阳)河流型饮用水源保护区和白沙河地下水源保护区,请遵照执行。
白沙河城阳段区域范围据了解,近几年由于白沙河河道长期没有地表径流,目前河道只有局部河段存有少量景观水,已无法从河道取用饮用水,原从河道及地下井群取水的有关自来水厂已全部变更为从棘洪滩水库等水源地取水供水,相关地下水井群及河道取水设施均已关闭,不再供水。随着城市发展和供水格局的改变,将白沙河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予以撤销,符合区域发展。
白沙河湿地公园还是国家保护鸟类栖息地年11月14日,城阳区政府向青岛市政府提交了《关于撤销白沙河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请示》。年12月21日,青岛市政府向省政府报送了《关于撤销白沙河(城阳)河流型和白沙河地下水型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请示》(青正呈〔〕号)。年1月14日,省生态环境厅出具了《关于青岛市申请撤销白沙河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办理意见的函》,根据有关精神结合我区实际,制定了本《通知》。
白沙河城阳段区域范围白沙河是源自崂山北麓峰巅、汇聚丛峦之流、蜿蜒曲折穿越崎岖山脉、沿青岛市区北部平地西下进入胶州湾海域的水流。水,是万物之源,也是人类生存的宝贵资源。千百年来,白沙河以其丰沛的水流滋养着两岸万物生灵以及黎民百姓,成为青岛建置以来的重要水源地之一。崂山水库依然是水源地之一,还有崂山北九水段也是水源地。这次是把白沙河(城阳段)从崂山水库至双元路白沙河桥段撤销了水源地保护区。
崂山水库、棘洪滩水库等是重要的水源地据青岛市相关规定,在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内,禁止新建、改建、扩建与供水设施和保护水源无关的建设项目;已建成的与供水设施和保护水源无关的建设项目,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责令拆除或者关闭。禁止在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内从事网箱养殖、旅游、游泳、垂钓或者其他可能污染饮用水水体的活动。在饮用水水源二级保护区内,禁止新建、改建、扩建排放污染物的建设项目;已建成的排放污染物的建设项目,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责令拆除或者关闭。在饮用水水源二级保护区内从事网箱养殖、旅游等活动的,应当按照规定采取措施,防止污染饮用水水体。换句话说,随着白沙河城阳段水源地保护区的撤销,这些管控或许将不再有约束。
年禁止垂钓年的政务网截图回顾历史!
白沙河水源地的由来!
青岛在德占时期,民众在公共水栓挑水。水源,顾名思义,水流发源的地方。水源地,亦即水流发源或取用之处的所在地。但从人类演进的角度而言,水源地的出现,却与人类的近代生活有关。
根据有关史料记载,水源地的开发与自来水的生成是有紧密联系的。一定程度上讲,有了对自来水的使用形式,才就有了对水源地的开发,以胶州湾、古不其、古即墨等这些地域元素衍生而来的青岛区域,在青岛建置以前或建置之初是没有自来水及其供应使用设施的。先期的居民们对于日常生活用水,主要取自于水井、河流等,用手提、肩挑、人抬、车推的方式运送到家,存储于家中的容器当中,供日常使用。年11月,德国以无理手段占领青岛,翌年强迫清政府签署《胶澳租借条约》,之后,出于实现对青岛长期统治的目的或需要,于年,开始在青岛建立自来水厂。建水厂就需要开发水的来源、水的提供,于是水源地之说亦就随着水厂的建立应运而生。从河道中开挖的水井中提上水来,利用管道汇集到集合井中,再经过消毒,然后用水泵通过管道将水输送到各个水站,由水站输送到各个用户,当人们将水龙头拧开,水哗哗地流出来时,“自来水”也就诞生了。
有了自来水的出现,也就有了水源地的产生。青岛自来水的第一处水源地,在海泊河水域。
德国人从年占领青岛,到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后10多年的时间里,在开发了海泊河水源地之后,又在李村河开发了第二处水源地。可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让德国侵略者的企图落空,作为侵略者的德国人,也不甘将自己的成果拱手相让给日本人,因而随着从青岛的撤出,也将建成不久的李村河水源地炸毁。日本人对青岛觊觎已久,在从德国人手中夺得对青岛的统治权之后,便也做起对青岛长期占有的准备,在如此野心的主导下,白沙河水域也就进入他们的视野。日本人用三年的时间,将德国败退时炸毁的李村河水源地予以修复,之后,又在白沙河下游开始了水源地的兴建,这一年是年,白沙河水源地亦就在如此背景下诞生了。
民国9年,日占时期建的德式白沙河水源民国十九年青岛特别市市长葛敬恩为建白水源地与水价
民国二十二年(年)四月十九日
青岛市工务局发布的用水通告
德国侵略者占领青岛后,依据与清政府签署的《胶澳租借条约》,是将砖塔岭以西、白沙河以南的区域划为租借地的。年,中国政府收回对青岛的管辖权,随着南京政府将青岛确立为特别市的实施,年3月,由当时的民国政府开始实施在白沙河增加水源地的建设,被确立的水源地项目为白沙河水源地西厂。当时的青岛市市长葛敬恩亲自为水厂建设奠基,基石正中刻有“白沙河水源地新水厂奠基”字样,右侧刻有奠基时间,即:“中华民国十九年三月”,左侧落款为“青岛特别市市长葛敬恩立石”。
年,沈鸿烈主政时期,在白沙河中游的黄埠村新建“黄埠水源地”。为筹集资金,国民政府以青岛市政府名义发行万元建设债券。工程开工后不久,时逢日本第二次侵略青岛,国民党采取不抵抗的焦土政策,将青岛的白沙河水源地和正在兴建的黄埠水源地同青岛九大纱厂一同炸毁。日本人占领青岛后,将黄埠水厂修复,并予以扩建,形成日供水1.2万立方米的水厂。
有了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就必然要有对水资源的使用价格。第一次出现水价,是年德国驻青岛总督府发布的《法令》,该《法令》规定:“自一千九百零四年四月一日之后,一律向总督府交付水费。”“公用水栓用水户每户居住八平方米,每季交费大洋一元;接通入户有水表的每吨价大洋二角。”
出现的第二次水价是在年。这时自来水的水费开始按照不同类型的用户进行收取。水费有三种:第一种,普通百姓在就近水站(水溜子)凭水票接水,每两洋油筒(一担)收铜元1枚;第二种,是装有计量水表的用户,按水表计量的数字收费,每立方米用水收大洋2角,此外还收水表租借费;第三种,是船舶用水,每立方米用水收大洋5角。
年,青岛曾经出现过下行式水价,即用水越多,水价越低。规定装有水表的用户,每月用水3吨之内,按每吨4角5分收取;每月用水超过3吨在吨之内,按每吨1角5分收取;每月用水超过吨,其超量按每吨1角2分收取;每月用水超过吨,其超量按每吨1角1分收取;每月用水超过0吨,其超量按每吨8分收取。
年,因为遭遇干旱,青岛水源地出现水量不足,当时的青岛国民政府制定实施了阶梯性水价,以主管自来水供应的青岛市工务局局长邢契莘的名义发布一则《通告》,《通告》规定:“查本市自来水因水量不足,屡遭水荒。承须扩充水源,以资救济。兹经呈奉,市政府令准,加征水费。”“计每月用水量在一百立方公尺以下者,加价两成(原价一角五分加为一角八分);在一百立方公尺以上者加价四成(原价一角两分加为一角六分四厘);超过五百立方公尺者,其超量一立方公尺银一角五分四;超过一千立方公尺者其超量每一立方公尺银一角一分二厘。船舶用水每一立方公尺收费七角。”《通告》还规定每个用户以三立方公尺为最小限度,每月最少收费为五角四分。这一阶梯性水价,以大洋为币值一直沿用到民国二十五年(年)币制改革,由银元、大洋改为国币、法币。
年抗日战争胜利后,蒋介石又发起内战,为扩充军费造成货币贬值通货膨胀。年至年青岛又逢特大干旱,李先良执掌的青岛市政府又一次出台了抬高水价的阶梯政策。民国三十六年(年)8月前,用水立方米之内每吨单价1元(国币);立方米之内元;0立方米内0元;0立方米以上元。8月后,水价上涨60%以上,立方米内每吨2元,吨内0元,0立方米内00元,0立方米以上13元。据有关人士提供的一张民国三十七年(年)四月签立、盖有青岛自来水厂厂长孙斌印章的水费单据显示,月用水3吨,水费130元,平均每吨水费40元。一所小学,月用水3吨,水费连同水表租金共计元。
由于通货膨胀,国统区开始实行金元券币种。民国三十七年(年)九月,每吨用水,计算金元券为0.36元,到民国三十八年(年)四月,仅隔7个月,每吨用水就涨到元。从一张有关人士保存下来的四方区维新化工厂4月份水费单据看到:用水吨,每吨元,水价元。
年6月2日,青岛解放,自来水价格定位在每立方米人民币元。当时国家财政状况并未好转,不法分子哄抬物价,造成物价上涨,9月份水价就涨了3倍。为巩固新生政权,人民政府借鉴早年在革命根据地实行的“折实”办法,出现了以粮食为基本标准单位的折实工资,折实储蓄,折实公债。自来水的每吨水价也以粮食为单位进行折实换算。从有关人士保存下来的签立日期为年10月的一张折实水费单据可以看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第一个月收缴的水费价格为,每吨用水为一等粉1.8斤。之后,年每吨用水的折实价格为通粉2斤,年每吨用水的折实价格为八一粉2.1斤。从年到年,在三年的国民经济恢复期内,用水价格基本稳定,年的每吨用水价格为元旧币值(新币值3角),到年,又降到2角7分。
年后,水价在稳定中逐年下降,由年的2角7分下降到2角5分、1角7分,到年又降到1角3分;工业用水也由年的4角5分,下降到3角、2角,到年10月,下降到1角8分。市民用水从年每吨1角3分的价格,一直沿用到年。
年3月1日起,水价开始上调,市民用水由0.13元调到0.30元。之后,又连续出现三次上调,分别是年5月、年10月和年6月。到年,居民生活用水的水价为每吨2.50元。
今日水源地
新中国成立后,
实行以人民币为币值的水费收据单
据《崂山县志》载:“白沙河沉积层为中生代地层,经长期风化剥蚀,第四纪始受碎屑物质沉积逐渐形成河流。”又载:“年5月、8月、10月,对李村河、张村河、白沙河、大沽河、墨水河水质取样分析,得数据个,其中超标的:化学耗氧量:张村河50%,大沽河%,墨水河%;挥发酚:大沽河50%;砷:大沽河33.3%。”从上述记录看,所有超标的河道水质中,惟有李村河、白沙河的水质没有超过所列项目的标值。
大沽河引水工程(张秉山摄影)年,青岛市遭遇40年未有的大旱,工业用水和城市居民用水告急,三条主河断流,崂山水库存水只有万立方米。青岛市革命委员会报请省委,经研究决定,进行大沽河开渠引水工程,紧急成立引水工程前线指挥部。引水工程的方案是:从即墨岔河,设拦水闸,开挖明渠将大沽河上游尹府水库、产芝水库的沽河水引到第二送水厂净化。工程从年12月开工,经全市工矿企业十万职工承包到厂、分段包干,经四十余天义务劳动,共开挖岔河—洪江河—南泉—二水厂20.73公里输水明渠,挖掘土石方30多万方,大沽河第一期引水工程于年3月份完工,暂时解决了水荒的燃眉之急。
第二送水厂原是一座处理地下井群水的送水厂,为适应大沽河地表水的净化,水厂内部进行了脱胎换骨的新建改造。总体上是按照一个流量设计,新建直径7.5米集合井一眼,投剂室一座,反应池、平流沉淀池、虹吸滤池、立方米的清水池各一组座,新扩建一、二级泵房、化验室、3KVA变电所各一座。
一期工程年3月10日完工运行送水,11日送水8.5万吨,12日送水9.1万吨,解救了因崂山水库无水可送之急。在施工中正值文化大革命,由于天气和质量问题,运行没几天造成平流沉淀池一组渗漏,不得不采取临时补救措施维持运行。并于年拆除平流沉淀池一侧,在其上部改建半个流量的斜管沉淀池。年大沽河一期引水工程的上马,使第二送水厂由一个生产处理地下水的水源地,转型为以处理地表水为主,井群水为辅的综合类净水厂,在自来水公司内部一跃成为最大的净水厂。
年青岛地区又出现严重干旱,青岛市政府成立了大沽河引水工程指挥部,在即墨市移风镇轰轰烈烈地进行大规模的大沽河二期引水工程。为配合工程,第二送水厂又改扩建一、二级泵房,新建加药间一栋,圆型加速澄清池四座,新建滤池一座,.5平方米锅炉房一座,新建办公区和宿舍各一座,在送水工艺上,增设水厂至楼山水池,输水管道6.8公里,整个工程于年完工。
年,年的大沽河一、二期工程由于工程不配套,所以未达到设计要求,影响了设备能力的发挥,后经市计划委员会、城市建设委员会批准,年5月开始实施2.5个流量的配套工程。主要建设项目是:新建0.5立方米/秒,容量为.4立方米的网格反应沉淀池一座,规模为0.21立方米/秒,容量为.7立方米虹吸滤池一座,容量立方米清水池2座,建筑面积立方米、规格1.5立方米/秒的二级泵房一座,.4平方米配电间一座,容量96.3立方米管道集合井1眼,敷设厂内工艺管道.3米。年6月竣工,净水供水量由原来的16.23万立方米提高到21.6万立方米的设计能力。
年5月,城阳区成立。适应新区置的建设与发展,区政府实施了对白沙河水源地的开发与利用。据《城阳区志》载:“年10月,城阳区开工建设夏庄水厂,水厂以白沙河地下水为水源,水厂设计日供水能力1.5万立方米,年5月1日正式通水,城区的供水能力达3万立方米。”又载:“同年4月,在白沙河南岸,以白沙河、小水河群井为水源地,开工建设双龙水厂,7月25日竣工,投入运行,日供水能力达2万立方米。”
城阳区政府重视对水源地的保护。《城阳区志》载:“白沙河崂山水库出口至白沙河地下截渗墙划定为饮用水源区。”又载:“严禁在书院水库、虹字河水库、云头崮水库、白沙河及风景旅游线等敏感区新建、扩建有污染的项目。”
写在最后!
现今,根据最新的通知,目前白沙河的水厂均取自棘洪滩水库的水了。原从河道及地下井群取水的有关自来水厂已全部变更为从棘洪滩水库等水源地取水供水,相关地下水井群及河道取水设施均已关闭,不再供水。虽如此,白沙河入海口仍然是野生动物迁徙等重要栖息地,仍需进行相应保护。
有何影响?大家文后跟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