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龙

北宋京都旅游之攻略大全趣说中国十大传世

发布时间:2023/4/20 17:32:39   
北京中科白瘕风医院是三甲吗 https://yyk.99.com.cn/fengtai/68389/

上篇说到,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其中关于“中国十大传世名画”的考证和讲解多深奥。

于是,小编就试着用“寓教于乐”的方式对这十幅画做趣味解说。毕竟,“八卦”才是传播的硬道理。

北京故宫博物馆珍藏

《千里江山图》:风华绝代之“三无产品”

《千里江山图》集北宋以来水墨山水之大成,是小编心中挚爱,不仅因为它恢宏的气势和绚丽的画工,还因为其中隐藏的千年之迷。

《千里江山图》与众不同之处在于,画上没有签名、没有作者款印,连《千里江山图》这个名字也是“弹幕”得来的。

还是从大奸臣“兼职”大书法家——蔡京,在画末尾的题跋中,后人才得知一个天赋少年的传奇。

艺术修养颇高的宋徽宗养了一支艺术国家队——宣和画院。因为所出是“集体创作”,画作上一般不会标作者本人的名字。

遇到宋徽宗之前,王希孟只是个普通的画院供奉,在库房整理画卷。宋徽宗发现他极有天赋,就带在身边亲自指点。

宣和画院画手众多,但宋徽宗偏偏选了年仅18岁的王希孟,一者因为王希孟年轻,画风“可塑”,可以衷于他的“设计理念”。

二者还是因为王希孟年轻,因年轻而气盛,才能画出如此绚丽的色彩,岁数大了就没这个心气了。

《千里江山图》所用的“青绿法”以石青、石绿等矿物质为主要颜料,色彩绚丽而大胆。画卷全长12米,是十大名画中最长的一副,比《清明上河图》整整长了一倍。

从远处纵观全卷,则山峦起伏、境界雄阔;从局部观察细微,则细腻动人、情趣盎然。

这么耗费心力的巨作,宋徽宗认为,非精力体力旺盛的年轻人不能完成。

宋徽宗确实是个好老师,在他悉心教导下,王希孟用半年时间绘成《千里江山图》。

完成后宋徽宗大喜,把它赐给自己的宠臣蔡京,而蔡京亲自在卷末做了题跋。

令人惋惜的是,王希孟不久就死了,时年18岁。关于王希孟的英年早逝,流传有两种说法:

一是王希孟身体过于羸弱,《千里江山图》又太过耗费心神,他是被累死的。

二是王希孟“恃才而娇”,后来画了一副《千里饿殍图》,宋徽宗大怒,遂赐死。

北宋末年国土沦丧民不聊生,一些青年学子面对软弱的朝廷无能为力,只能把重整山河的理想寄托于书画诗文当中。

少年天才王希孟如彗星划过夜空,凭此一作惊艳上千年的时光,却耗尽毕生光芒。

可以说,没有宋徽宗就没有王希孟,也不会有风华绝代的《千里江山图》。

王希孟遇到宋徽宗,不知是他的幸还是不幸?

最后说说《千里江山图》画名的来历。

还是我们的“弹幕小能手”乾隆皇帝,自然不会放过这幅佳作,在画上题诗,其中一句是“江山千里望无垠”。

《千里江山图》因此得名。

《清明上河图》:北宋京都旅游之攻略大全

《清明上河图》作者张择端也是出自宋徽宗的“国家艺术队”成员,描绘了北宋全盛时期都城汴京的繁荣景象。画上有宋徽宗的瘦金体题签、双龙小印和题诗,可见徽宗对这幅画的喜爱超过了《千里江山图》。

把《清明上河图》比喻成“旅游攻略大全”,原因有三点:

一是,内容丰富。虽然长度只有5米多,不足《千里江山图》的一半,但画面上的人物多达个,在世界画史上也是独一无二的。

画中仕、农、商、医应有尽有,赶集、杂耍、饮酒、婚嫁百态尽收。甚至连集贸市场上,小商贩们扯皮打架都“如实”地记录下来。

《清明上河图》的内容就像一个宝库,后人怎么挖也挖不够。专家学者们翻遍这幅画的犄角旮旯考古,或单点或纵横,以各种姿势解读他们的新发现。

比如就有人从中总结“宋式广告模式”,比如吆喝类、招牌类、体验营销类、街边拉客类等等。

二是,整幅画结构清晰,分成郊外春光、汴河场景、城内街市三部分,后世“观光者”只要跟着这张导游图走,就能把京都汴梁城的里里外外玩个遍,绝不会迷路,也不会丢下必去的“网红打卡点”。

三是,“翻版”最多。

现存《清明上河图》有30多本,其中大陆藏10余本,台湾藏9本(台北故宫博物院就藏有7本),美国藏5本,法国藏4本,英国和日本各藏一本。

后文将提到的明代“模仿小能手”仇英,就比照画了“苏州城”版的《清明上河图》,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既然说到《千里江山图》和《清明上河图》这两幅传世名画,就不得不提一提宋徽宗赵佶。

虽然这位俘虏皇帝在位期间政治腐败、外交不力,以致靖康之变,54岁就身死他乡。

但赵佶在书法绘画等艺术领域天赋非凡,独创的“瘦金体”书法,《芙蓉锦鸡图》《池塘秋晚图》等都是传世名作。

而且他创立的“宣和画院”,培养出王希孟、张择端、李唐等一批杰出的画家,才有了传世千年而不朽的名作。

“网红趴”穿越之《汉宫春晓图》

明代仇英的《汉宫春晓图》画的是汉朝鼎盛时期,后宫女子的生活百态,画卷长.1厘米,被誉为中国“重彩仕女第一长卷”。

因为它实在太长,我们从中截取几个片段,看看宫女们都在做什么。

才艺表演之弹琴斗舞。

排队画像留念。

仇英的画功确实高,把宫女们各种表情仪态,像拍电影一样逼真地“记录”下来。但是小编却觉得,怎么有种看了一场穿越的“网红派对”的感觉呢?

《汉宫春晓图》中的女子除去唐女特有的“丰腴美”和“黛眉妆”,很多题材都取自唐朝画作。

比如捣练的场面,就非常类似上期介绍过的《唐宫仕女图》中张萱的《捣练图》。

而宫女斗舞的姿态,是模仿《韩熙载夜宴图》中“六夭舞”。

仇英大概是太爱唐朝宫廷贵女们了,让她们一一穿越到自己的画作中,开了一场别致的“宫廷派对”。

只是,如果说《汉宫春晓图》中的女子是名媛,那《汉宫春晓图》中的女子就只能算网红了,因为她们是在“跟风”和模仿。

浙江省博物馆珍藏

比真的还“真”的假《富春山居图》

元朝黄公望所画的《富春山居图》,乾隆爷爱不释手,充分发挥自己“弹幕小能手”的特长,在原图上每个空白处,都留下字、盖上戳。

所以后人看见的《富春山居图》,就是这幅密密麻麻的“鬼样子”。

所幸的是,被乾隆爷频频“临幸”的这幅《富春山居图》只是个仿品,并非黄公望的真迹。

后来,乾隆爷还真见到《富春山居图》的后半卷真品,却非说是假的,因为他觉得不如自己“弹幕”那副好。

这才是“假作真时真亦假”。

真迹在明末时传到收藏家吴洪裕手中。吴洪裕对此画“爱你爱到毁掉你”,竟然在临死前让人把画烧了陪葬。

幸亏他的子侄们没有“集体痴呆”,有人从火中抢救出此画,但已被烧成一大一小两段。

前段叫《剩山图》,现收藏于浙江省博物馆;较长的后段叫《无用师卷》,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关于北宋画派的嫡系传人和山水巨变的集大成者——黄公望,曾有作者写过一篇很有趣的文章——

《人生若觉无作为,愿君读读黄公望》,实在值得一读。

点击

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保存

《百骏图》其实是个“赝品”

说《百骏图》是“赝品”,不是说这幅画是假的,而是有以下两方面缘由:

首先,它的作者并不是中国人,而是意大利画手朱塞佩·伽斯底里奥内,中文名字——郎世宁。

一幅出自“外国友人”之手的画作,却被当成“中国”名画,从根源上就有些名不正言不顺。

其次,画的品质实在算不上一流,更无法跟前面那九幅正统的“中国传统名画”相媲美。而它的入选,只能说是“一招鲜吃遍天”。

纯皇后(孝贤)画像

郎世宁在意大利画教堂壁画,他的水平在家乡绝对没有这么高的口碑。但是在中国,他把西方绘画技巧传到中国的宫廷,做了个”中西合璧”,颇得皇家青睐。

乾隆爷就非常欣赏郎世宁,甚至把他最喜欢的畅春园中海晏堂外的欧式喷泉,交给他设计。

“中国十大传世名画”终于介绍完了,自古而今看完这十幅画,如同在中国漫长的历史中来回走了一遍。

展卷畅游之时,也带给我们无尽的追思。

再啰嗦一次,以上所言皆为小编一家之言,请勿考证,也请不要笑话小编才疏学浅,毕竟并非人人要做美术史专家。

小编做此篇也是受人启发,希望我们国家千年珍存的历史遗产,能被更多的人所了解。

欢迎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gx/4382.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