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双龙 >> 双龙类型 >> 当好项目落地服务员做优环境花香蝶自
扩大开放闯新路,互利共赢强省会。
5月11日,在贵州“强省会”行动推介暨“苏商入黔”集中签约活动上,签约项目超70个,贵阳各开发区收获颇丰。
开发区作为经济发展引领区、示范区,在经济发展中起着强大支撑作用。贵阳高新区、经开区、综保区、贵州双龙航空港经济区将加快推进签约项目落地,当好项目落地的“服务员”,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营造敬商、爱商、护商的投资环境;同时,进一步整合自身资源,发挥各自优势、突出自身特色,以招商为强引擎,围绕对外开放、新型工业化等方面,多渠道、全方位开展产业大招商,争取更多优强企业聚集,努力在“强省会”五年行动中体现开发区的担当,为全省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高新区
借助平台精准招商促进产业加快发展
“此次活动时间虽短,但招商成效很好,进一步打通了高新区与长三角特别是江苏地区的招商渠道,为今后投资交流合作打下了坚实基础。”贵阳高新区投资促进局局长邓理青说,高新区在此次活动中,与无锡银邦特种装备制造基地、无锡航亚航空发动机关键零部件、江苏锡佛光电日产片触摸显示电容屏玻璃生产线等7个项目达成投资协议。
据了解,此次活动期间,高新区累计派出招商人员60余人次,对接洽谈兆德集团有限公司、江苏海宇机械有限公司、苏州铂韬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等42家企业,发放宣传资料余份;新挖掘意向项目投资信息21条;成功邀请无锡航亚、江苏锡佛光电、苏州铂韬新材料、恒盛智谷股份有限公司等6家企业、机构到高新区考察座谈。
近年来,高新区坚持围绕中高端消费品制造业、先进装备制造业、新能源产业、数字产业,着力引进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项目,吸引一批投资额度大、市场前景好、带动能力强的领军企业落户。数据显示,年,高新区新引进产业项目到位资金.65亿元,新引进产业项目78个,对接洽谈华为、恒大、苏宁、碧桂园等一批优强名企。
通过招大引强的带动,高新区不断吸引航空航天、电子信息、大数据等相关上下游产业链及关联项目向园区聚集。数据显示,在贵州省年产业招商综合成效测评结果中,高新区产业招商综合成效测评为81.96分,在全省“1+8”国家级开放创新平台中排名第一;在贵阳市年产业大招商目标完成情况测评中,高新区以97.5分的成绩排名第一。
招商只是起点,安商没有终点。招得来是基础,落得下、发展好才是关键。“接下来,我们将对这次活动期间签约的项目,明确具体责任人、推进时间表和阶段性进度目标,让签约成果转变成为实实在在的发展成果。”邓理青说,高新区将采取“一个项目+一名工管委领导+一名部门班子+一名项目专员”的方式推动项目,协调解决项目在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促使所有签约项目投资到位、服务到位,确保项目按时开工、投产。
“在这次活动上,我们还结识了不少客商,并对一些项目比较感兴趣,也进行了初步洽谈。接下来,我们将加强此类项目的跟踪服务,及时了解洽谈动态,为企业解决洽谈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难题,坚持‘咬住不放、贴身跟进’,抓好服务的基础性工作,尽可能多地将洽谈项目转化为合同项目。”邓理青说,高新区将以此次“苏商入黔”活动为契机,与常规的产业促进、招商引资工作形成互动机制,在开展驻苏州招商工作的基础上,继续组建招商小分队赴江苏开展招商,并利用此次活动建立的关系,为高新区招商牵线搭桥,力争再挖掘一批新投资信息,扩大高新区与长三角特别是江苏的合作成果,争取更多招商引资资源要素向高新区聚集。
此外,高新区在制定全年招商引资的目标任务时,将按照重点打造两个主导产业+一个特色产业的“2+1”模式,引进和发展新能源汽车及其关键零部件制造业、电子信息制造业和医药防护产业,紧紧围绕恒大新能源汽车贵阳基地项目、恒大新能源动力电池项目、比亚迪智能制造产业园项目、中晟泰科集成电路产业园、科学城医药防护产业园等关联项目,开展延链、补链、强链招商,加快形成产业集群比较优势。
“根据谋划,我们将通过聚焦产业精准招商、产业示范龙头招商、发动力量全员招商、对外开放合作招商等方式,分批组织多个小分队赴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地开展招商。”邓理青说,高新区将加快推进怡亚通供应链股份有限公司、三牛犇(深圳)控股有限公司、广州千如电子有限公司等企业落地;围绕中航发黎阳引进具有专业技术优势的战略供应商和研究团队开展招商,努力构建以航空航天为核心的技术创新生态圈、先进装备制造生态圈和综合保障生态圈。
同时,高新区对办事流程进行优化,利用数据“跑路”,大幅提高企业开办速度,为企业节约成本,营造敬商、爱商、护商的投资环境。“去年,高新区累计为贵州中晟泰科智能技术有限公司、贵阳长之琳发动机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贵州省供销资产运营管理有限公司等26家企业开展代办服务,涉及企业设立(变更)、地址变更、工商档案迁转等方面,办结率%,企业满意率%。”邓理青说。
贵阳综保区
深化对外开放合作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在“苏商入黔”集中签约活动期间,贵阳综保区按照省、市相关要求,充分用好活动平台,积极对接洽谈开展招商推介,现场与多家企业达成初步合作共识,签约了锂电池负极材料生产项目、智能家居硬件生产项目、现代物流仓储及供应链服务项目3个项目,涉及现代能源、先进装备制造、现代物流等领域。
一直以来,贵阳综保区认真贯彻落实省、市相关工作的部署,围绕高质量发展,全力推动产业大招商行动。该区积极加大自主招商力度,充分发挥领导带头招商优势,针对制造业、总部经济等重要产业领域,深入挖掘珠三角等地区的企业资源,谋划好全区自主外出招商计划,积极开展招商工作。
在招商过程中,贵阳综保区积极借助省市资源,深入挖掘目标企业,多次外出拜访企业,储备一批意向项目。依托云上方舟、G7保税广场等线下实体店,以及贵阳综保区“综保跨境购”政府品牌优势,发挥“贵港直通智慧物流”平台直通香港、快速通关的优势,加大特色产业招商力度,推动中高端消费进口业务持续增长。今年一季度,贵阳综保区新引进项目12个,协议约定投资额超32余亿元。目前,有7个项目已开工建设或开展业务。
项目签约引进只是第一步,推进项目落地投产达产才是重头。贵阳综保区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以“钉钉子”的精神、以“绣花功夫”的精细、以“等不得”的紧迫感,做好后续跟踪服务,及时解决项目推动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推动项目早日落地建设、投产达产。
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贵阳综保区将为企业、项目提供最优质、最高效、最便捷的“贵人服务”,积极抓好年营商环境评估指出问题整改,找差距、补短板,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建立健全营商环境考核机制,不断优化服务,为企业营造更加公平有序的竞争环境、宽松便捷的准入环境。
为推进项目快速落地投产,贵阳综保区针对重点项目成立项目服务专班,明确项目服务专员,“一对一”联系企业,定期调度项目,为企业提供贴心服务。同时,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等,进一步优化政务服务大厅办事效率,持续落实“一站式办理”“容缺办理”“网上办”等举措,让服务再提质、再提速。
下一步,贵阳综保区将紧扣“强省会”五年行动工作主线,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按照“省带头、市推动、县落实”的工作机制,不断深化对外开放、用好政策优势、推动区域合作,充分发挥区域招商资源优势,做好近期系列招商引资推介活动,进一步深化交流合作、拓宽发展空间。
另外,贵阳综保区计划出台市场化招商奖励实施办法,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招商引资新格局,争取吸引更多的首位产业、主导产业企业项目入驻,以大产业积蓄新动能,以大合作书写新篇章。
经开区
围绕主导产业招商推进工业集群发展
在贵州“强省会”行动推介暨“苏商入黔”集中签约活动上,经开区签约4个项目,涉及大数据、先进制造等领域。
“当前,在产业基础、产业规模,以及开放水平、营商环境等方面,贵阳经开区均走在全市乃至全省前列,是企业家来黔投资兴业的优选之地。”与经开区签约的信通达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戚玉峰说,这也是该公司选择“牵手”经开区的原因。
信通达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是集软硬件开发、设计规划、应用于一体的大数据企业。此次落地经开区,该公司计划建设经开区信通达(贵州)数智产业园,拟围绕大数据技术服务、智慧城市应急管理技术服务等方向,打造一个由基础软件为基点,以大数据应用软件开发和配套硬件智能制造为一体的信息化供应链服务生态圈,并依托贵州、贵阳及经开区在大数据产业上的基础和优势条件,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基础软件和智能硬件,聚焦、深耕多年积淀的优势行业客户,提供软、硬件产品与技术服务,助力行业客户快速应对复杂多变的业务场景,顺利实现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下的业务转型。
“有了在经开区的研发基地,就可以和省内外高校建立产学研基地,加快科研成果的转化速度,为地区的产业发展提供完整的、集软硬件于一体的大数据服务方案。”戚玉峰说。
跟信通达一样,此次与经开区签约的另外几家企业,也是看中了经开区良好的营商环境和雄厚的工业实力,这也是经开区在“十四五”开局之年便开启冲刺局面的底气所在。
今年以来,经开区始终把招商引资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命线”,并以工业招商为主,狠抓产业链招商,把实施“强省会”五年行动与打造千亿级开发区、建设贵阳南部现代产业新城的目标紧密结合、协同推进。
在招商过程中,经开区从顶层设计、机制体制等方面,规范招商引资流程,提高招商项目质量,加快项目洽谈对接,在全区上下形成强大的招商合力。经开区党政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坚持重要客商亲自会见、重要考察团亲自接待、重大问题亲自协调,用最大的诚意招引优质企业落地经开区。今年以来,经开区党政主要领导及分管领导赴苏州、杭州、深圳等省外发达地区开展了13次招商活动,拜访了32家重点企业,引进项目19个、总投资达53.6亿元。
“我们将以此次签约活动为契机,全力做好参会企业、开发区的回访工作,借助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契机,全力抓好承接江苏地区的产业转移工作,持续争取江苏优强企业落户经开区,助力贵阳、贵州新型工业化发展。”经开区投资促进和商务局局长陈湘伟说。
据介绍,在招商中,经开区将突出壮大首位产业、主导产业,重点发展航空航天、汽车零配件、工程机械及装备、电力电缆等产业,打造千亿级先进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围绕大数据安全、物联网和智能传感器、智能终端及配套等重点领域,打造百亿级大数据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加快发展生物工程、医疗器械、食品检测、健康服务等产业,打造十亿级健康医药产业集群;大力发展以氢能源为核心的新能源产业,打造十亿级新能源产业集群。
经开区将始终围绕“4+1”主导产业开展产业招商,其中,重点围绕贵阳浪潮大数据产业园、贵州航天智能制造基础件产业集群基地等龙头项目,围绕航空航天两大军工基地、中烟、贵航股份、国药同济堂、詹阳重工等龙头企业,打通项目谋划、招引、建设各环节,形成良性循环新机制,谋划产业链集群式招商,加快形成产业生态。
经开区将聚焦重点区域,借助承接东部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契机招引优质企业,瞄准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地区,充分发挥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带头招商和招商小分队的作用,加大驻外招商力度,拿出最大的诚意、最好的资源、最优的政策,着力引进一批区域性总部、研发中心、结算中心和生产制造基地。
同时,围绕数字经济发展,经开区将以建设全国第一、国际一流的大数据安全产业示范区为目标,利用经开区在大数据安全产业的先天、先发、先行优势,全力推进“数字经开”建设,构建大数据安全软件、硬件、服务全产业链,做大做强大数据安全产业,并积极发挥数安汇、满帮集团、百讯智汇等数字经济企业的优势,开展数字经济招商工作,今年力争引进数字经济落户企业18家以上。
“为做好已签约的项目服务工作,推动项目尽早开工建设、投产达产,我们将进一步强化要素保障。”陈湘伟说,针对新引进项目,经开区将紧紧围绕洽谈、签约、落地、开工、入统、建设、投产、达产等七个环节,从土地供应、园区建设、政策兑现、金融服务等方面,切实帮助企业解决好资金、人才、技术、市场等问题,为企业安心发展消除后顾之忧,提高落地项目的开工率、投产率。
贵州双龙航空港经济区
做好做优营商服务推动项目落地见效
在贵州“强省会”行动推介暨“苏商入黔”集中签约活动中,贵州双龙航空港经济区共签约4个项目。目前,贵州双龙航空港经济区经济发展贸易局招商处正在全力做好后续服务,推进项目落地。
“在此次活动中,双龙航空港经济区成功签约4个项目,总投资金额达22.75亿元,4个签约项目分别为上海比耐信息有限公司的苏州安靠芯圆电池中试暨电池研发试验线及10GWh芯圆电池及其PACK线建设项目、贵州楚峰源环保发展有限公司的楚峰源环境工程区域总部项目、贵州锐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的医疗科技大数据暨区域总部项目、上海凤新科技有限公司的全行业人才资源共享科技项目,涵盖二三产业。”双龙航空港经济区经济发展贸易局招商处负责人唐文说。
据唐文介绍,经济区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有的放矢,前期精准对接了苏州安靠电源有限公司、上海比耐信息有限公司、上海市江苏商会、太平洋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苏州弈力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活动中,成功邀请康力电梯股份有限公司、上海丰树管理有限公司等15家重点企业嘉宾参会,并接待35家企业嘉宾出席此次活动,为后续成功签约或陆续引进企业落地奠定了坚实基础。
“此次集中签约活动意义重大,对于签约的这4个项目,经济区将精心跟进服务,扎实推进项目早日落地生根,使合同早日变成产品、变成效益。”唐文说。
“前期,苏州安靠芯圆电池中试暨电池研发试验线选址在永乐标准厂房,10GWh芯圆电池及其PACK线建设项目计划用地是在经济区物流外环路西侧……”对于此次签约的合作项目开展情况,贵州双龙航空港经济区经济发展贸易局招商处工作人员蒋坤宇烂熟于心。
蒋坤宇说,签约后7个工作日内,他们将积极主动对接企业,协助企业在贵州双龙航空港经济区成立全资或控股的子公司,并帮助他们办好工商注册、税务登记等手续,做细做实前期基础工作。
抓项目就是抓发展,抓项目就是抓未来。接下来,贵州双龙航空港经济区将强化时间节点、合理把握进度、倒排建设工期,加快推进新项目的落地、建设,协调解决项目推进中遇到的问题,促进项目早日投产。同时,聚力加强“贵人服务”,提升“贵人服务”品牌,为项目落地开通“绿色通道”,推进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着力建设一流营商环境,为企业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
同时,贵州双龙航空港经济区将总结此次招商活动经验,主动作为,对此次接洽的有落地意向的企业,继续保持深入沟通交流,力争吸引更多优质企业落地,提升扩大苏商入黔投资效应;借助数博会、西洽会、广东专项招商行动等渠道,开展领导带头招商、驻点招商、产业链招商,紧盯产业链终端、价值链高端、创新链前端,全力以赴抓招商。
在贵州“强省会”行动推介暨“苏商入黔”集中签约活动上,贵州双龙航空港经济区共接洽企业70余家,涉及装备制造、大数据、物流、医药健康、食品制造、新材料等领域。其中,康力电梯股份有限公司、苏州弈力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昆山天盛工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等企业有强烈合作意向。目前,贵州双龙航空港经济区正与这些企业进行深入交流。
“我们将坚持把招商引业、项目建设作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切实加大项目推进力度,让项目带动投资、带动就业、带动区域经济,为经济区持续高质量发展储备充沛动能,为“强省会”贡献双龙力量。”唐文说。
贵阳日报融媒体记者易颖黄菊梁婧白雪
本文来源:贵阳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