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双龙 >> 双龙类型 >> 听说民国爱情十有九悲,但他俩绝对是例外
年,盐业银行董事长张伯驹在风尘之地看上了一个20岁的妓女。想为其赎身,却遭到老鸨拒绝:“这姑娘早被一位将军给定下来了。”后来张伯驹不甘心,巧施妙计,终于将这个妓女从军阀手中抢了过来!
这个妓女就是当时有名的“潘妃”,后来是张伯驹的妻子,再后来是享誉中外的画家潘素。
年,潘素出生于苏州的一个官宦世家,是清朝状元宰相潘世恩的后人。出生在名门望族,原本是极为幸运的,但她有一个败家的爹,几乎把家中的的财产败光了。
幸好有一位深爱她的母亲,自小培养她,让她学习琴棋书画。潘素也不负所望,不仅将琵琶弹得出奇地好,画画上也展现了很强的天赋。
好景不长,13岁时,潘素母亲去世,父亲娶了继母,后来狠心的继母将潘素买到了一个叫“天香阁”的青楼。
潘素因才色出众,和老板商量后,以才艺示人,才得以保全自己。
潘素在青楼的几年时间,凭着才貌双全,收获了很多人的青睐,但在青楼这种地方,虽然见惯了声色犬马,但却没见到一个真心对待自己的人。
直到年,遇到了到上海出差的张伯驹,这是20岁的潘素第一次见到如此儒雅又有气魄的男人。
后来两人经过一番交谈,潘素知道自己没看错人,逐渐芳心暗许,不过潘素并未表露自己的情感,见惯了世态炎凉,生怕自己的情谊被辜负。
并且此时的潘素已有“婚约”,那个人就是当时有权有势的将军臧卓。
多种原因,让潘素抑制住了自己的感情。潘素不知道的是,张伯驹早在第一次见她的时候,就已经爱上了自己。
甚至后来还找到了老板娘想为自己赎身。在得知张伯驹曾要为自己赎身时,潘素再次肯定自己没看错人。
只不过,来不及给张伯驹说出自己的心意,就有人将张伯驹看上潘素的事情,告诉了臧卓。
那时的臧卓第一次觉得自己有了危机感,因为对方是权势完全不输给他的张伯驹。
为了以防万一,臧卓便把潘素关进了一个叫一品香的旅店,以为张伯驹只是一时兴起,等他事情办完离开上海就不会记得潘素了。
可是没想到,张伯驹在得知潘素被关起来了以后,就觉得臧卓以后也不会善待潘素,铁了心要还潘素自由。
张伯驹找来自己的好友孙耀东,让他帮忙买通臧卓的手下,趁着臧卓出差之际,悄悄将潘素劫走。
将潘素救出来后,张伯驹和潘素并没有立马离开上海,而是先躲进了孙耀东安排的别墅里,等搜寻潘素的风头逐渐过去后,两人才离开。
也是这段时间,两个人知道了彼此早已情愫暗生,确定彼此心意后,决定回到老家就结发为夫妻。
在迎娶潘素前,张伯驹便许诺:“我张伯驹,从此只爱你一人。”两人成亲时,潘素一身素色,潘素说:“洁白如素,是我的本色。”
张伯驹的一心一意做到了,潘素的洁白如素,纯洁的爱情观,在后来四十七年的时间里,都得到了验证。
两人成亲后,张伯驹对潘素的爱更是有增不减。但他不是只用金钱去养潘素,而是帮助她学习她想学的东西,成就更好的潘素。
比如,潘素想学画画,张伯驹就花重金找来专业的画家老师教潘素画画,并且还带着潘素去游历全国各地,帮助她写生,就连他视若珍宝的山水画藏品也会给潘素进行模仿学习。
后来的潘素,一直努力向上,她的画,在建国后,还曾礼物赠送给来中国访问的各国领导。
夫妻俩不仅能同富贵,也能同患难。在张伯驹被双龙会绑架后,要求家里要给三百万银元才肯放过他,不然就撕票!但是家里并没有这么多钱,有的只是很多藏品。
潘素深知这些藏品对于张伯驹的意义,但是面对二者如何选,潘素也不知道。于是潘素想方设法见到被绑架的张伯驹,想知道能不能卖掉藏品筹钱救他。不出所料,张伯驹宁死也愿意将藏品卖掉……
于是潘素只能硬守着丈夫的收藏品,然后四处借钱赎回丈夫,但四处借钱,四处碰壁,凑了很久的钱,距离三百万银元连个零头都不够。
八个月后,绑匪看家里的确拿不出那么多钱,就将赎金降到了四十万,这一次潘素将自己能卖的都卖了,东拼西凑,终于凑齐了赎金。
历经磨难,但二人一直相守,即便在最艰苦的上山下乡阶段,两人也一起走过来了。
夫妻二人恩爱47年,张伯驹于年病逝,比其小十七岁的潘素一直陪伴在身侧,直到最后一刻。
也许是太过思念张伯驹,潘素后来一直身体不太好,年,她追随张伯驹去了。
对于那个年代的人来说,爱情是一种奢侈,遇到自己心怡的人能相知相守一辈子,更是不易。
都说民国爱情十有九悲,潘素和张伯驹的爱情是那难得的十有一喜。两人的结果,也有之前的因。
在《了凡四训》中,提到过:要种善因,才能改变原本的运势,得善果。
张伯驹能够散尽家财,只为留住自己国家的文物,并在建国后又将文物悉数捐给故宫,这种下的善因。
这个善因,我想,已经足以让两人相守到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