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龙

轻量化纯网播重品质,衍生剧该如何打破

发布时间:2022/9/10 21:30:21   

文丨星河鹭

先抑后扬的《远大前程》,已经划出了一条口碑逆袭的曲线,剧集收官之时,从市井小混混到乱世英雄的洪三元被执行死刑,三大亨、于梦竹、齐林等重要人物的结局却未有交代。伏笔与悬念不少的《远大前程》,显然还有续作。

收官之际,番外篇《远大前程·双龙会》无缝对接。剧情并未衔接母剧的《远大前程·双龙会》找来了刘昊然担纲主演,演绎三大亨下一辈的全新故事。让人意外的是,这部每集片长20分钟,撑满6集只有分钟的《远大前程·双龙会》,竟然拿到了7.7的豆瓣评分,而母剧《远大前程》为6.0。

是不是有些不可思议?衍生剧在美剧中早已司空见惯,但近年来《花千骨》《思美人之山鬼后裔》《幻城凡世》等粗制劣造的衍生剧,早已把观众耐心消磨殆尽。以衍生剧身份反超母剧口碑,《远大前程·双龙会》让人陡生希望,国产衍生剧开始走向精品化?

从《李卫当官》到《双龙会》,国产衍生剧花样百出

要提到国产衍生剧的老师,非美剧莫属。万物皆可衍生的美剧市场成熟度最高。年广播喜剧《费伯·麦克基和莫莉》因诙谐幽默备受家庭妇女喜欢,围绕配角吉尔德斯利夫的《伟大的吉尔德斯利夫》由此诞生,并在大获成功播出16年。

得益于半个多世纪的深耕,美剧衍生剧也走向了全球。如《美国犯罪故事》之于《美国恐怖故事》,《私人诊所》之于《实习医生格蕾》,《神盾局特工》之于《复仇者联盟》,《闪电侠》之于《绿箭侠》,都是大获成功的衍生剧。

年《花千骨》爆火,随即问世的《花千骨》往往被认为国产衍生剧的始作俑者。事实上,散发着古早味儿的《李卫当官》,就是大热历史剧《雍正王朝》的衍生剧。在没有高清电视的年代,情景喜剧《炊事班的故事》还衍生出《卫生队的故事》、《派出所的故事》等一系列情景喜剧。

不过,尽管发展历程远比不上美剧,但国产衍生剧也在类型上发展得较为全面,出彩的配角人物、最后没死或者结局模糊的主角、受欢迎的题材背景、还有易被复制的故事模式等,都能作为被衍生的母版。

描写全新人物的《远大前程·双龙会》,套用了风起云涌的宏阔背景。母剧《远大前程》多方角力的剧情架构,历史风云与人物成长交融的叙事方式,都为衍生剧提供了较为宽松的创作土壤,下代人的故事有“后传”之感。

现象级网剧《老九门》衍生出《二月花开》《恒河沙数》《虎骨梅花》《四屠黄葵》四部番外篇,则可以被视作番外篇与母剧频繁互动的典型,人物各有侧重、剧情互相补充,它们共同把《老九门》世界观搭建得更为完整。

网剧衍生网大,电影衍生网剧等影剧联动的另类玩法,也是国产衍生影视作品的尝试。如电影《老炮儿》问世后,同名网剧《老炮儿》问世,完全不同的人物与背景,只沿用其故事模式,竟然收到好评;今年问世的网大《灵魂摆渡·黄泉》,则被视作热门网剧的品质衍生,豆瓣电影上有7.2的评分。

逃不掉粗制滥造的噩梦,衍生剧总被母剧秒杀

为何衍生剧大行其道?作为拓展IP产业链的有益尝试,衍生剧的诞生首先来自于经济驱动——无论是备受欢迎的配角,还是能够被复制的剧情模式,都因有足够的粉丝经济光环而催生了衍生剧,利益最大化是衍生剧诞生的首要因素。

在制作上,衍生剧能依托母剧的制作团队,甚至能用套拍的方式进行,降低成本自不必说;在宣发上,承接母剧档期播出的衍生剧,无疑能最大化利用母剧的话题热度,进行收视与点击流量的有效衔接;而在IP开发上,衍生剧无疑与母剧互为补充,更有保障,剧版《西游记女儿国》出品方谢智勇就曾直言,“衍生剧比买IP靠谱多了,IP从文字到影视,中间太多波折,而且版权还有期限”。

《花千骨》

不过,头顶急功近利帽子的衍生剧,除了早年备受好评的《李卫当官》,以黑马之姿问世的《远大前程·双龙会》《醉玲珑番外篇之玲珑醉梦》等少数剧集以外,绝大多数衍生剧在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gx/1520.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