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双龙 >> 双龙图片 >> 2020新车围观系列韩系车为什么不能像
新车围·观系列的开局太“南”,任何行业都在动荡不安中迈着碎步,一点一点小心翼翼地抬脚、放脚。这一年,很多新车的上市计划也被打乱了,被疫情围困着;很多公司开始了自救式的云发布新车,被我们围观着。因而我们也有了这一新车围·观系列,以美系、德系、日系、中系、法系等为坐标,进行深度围观。
文
李妍
要知道,韩国欧巴、欧尼以及韩国的综艺、偶像剧在中国可谓是粉色泡泡般的存在,甚至是多少综艺节目的“精神来源”,比如《向往的生活》、《歌手》、《偶像练习生》、《跑男》、《爸爸去哪儿》等,都源自韩综,而且有很多节目要向其支付高昂的版权费。
有些国内节目即使在模仿韩综,但是一对比,就高下立见。
但为什么韩系车没能像韩综一样持续风靡,持续迷人呢?相反愈发萎靡,“昔日的一线,今日的十八线。”用这句话来形容现在韩系车在国内的处境,我觉得是没什么毛病的。
说到国内现在的汽车局势,德、日当道、自主发力、美系主打豪华、法系日渐没落,而韩系,“命途多舛”。我们都知道,早期的韩系车是很厉害的。它凭借“两高一低”:高颜值、高性能、低售价迅速在国内打开市场,从年至年连续4年突破百万级销量,成功跻身进入国内汽车市场一线阵营。同时,在全球销量也是名列前茅,现代和起亚作为韩系车的代表,曾一度待在全球第四大汽车制造商的位置,一坐就是几年。
而现在的韩系车,步履艰难。在刚过的的年销量巨幅下滑,甚至还有韩系车4S店“无人问津”、工厂停产等问题。再加上自年“萨德事件”以来,韩系车也确实走入了一个“只能靠性价比卖车”的怪圈。但“萨德事件”并不是韩系车走低的主要原因,究其根本,还是竞争力不突出。
韩系车一共有三大品牌:现代、起亚和双龙,而双龙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计,所以在华的韩系品牌目前也就是现代和起亚。年,现代—起亚全年累计销量万,中国市场尤其低迷。为了“挽救”这种局面,韩系车企品牌在今年也推出了不少新车型,试图“以新胜旧”。
根据现代-起亚新车规划,今年将在中国推出全新起亚K5、第十代索纳塔、菲斯塔EV、新款伊兰特、全新现代i20。同时,将在年内上市的车型还有全新名图、起亚K3EV、新款起亚KX7等车型。本文将选取前5款较有代表性的车型展开讨论。
国产版全新起亚K5
预计今年4月亮相、9月上市,
韩国本土售价约为14.26-19.1万元
起亚K5,当年与索纳塔、雪佛兰的迈锐宝共称为“屌丝三宝”,当年的人气在北美市场可以匹敌丰田的凯美瑞。所以说,起亚K5不仅产品力不错,还有一定的群众基础。
起亚K5一直都是颜控,全新起亚K5同样也是,风格还比较激进。前脸设计依然具有颠覆性,新车相比海外版最大的变化就是调整了前格栅样式,内部造型由海外版的波浪式结构改为菱形结构,视觉上更有简洁感。但是新款的旋钮式换挡设计多少还是有些背离现在主流设计。
相比海外版,全新起亚K5提升了长度和轴距,可以更符合国内消费者需求。目前国产版全新起亚K5尺寸暂未曝光,不过海外版K5换代后已经加长,国产后也会加长,加上其亮点之一的溜背造型,整车在空间上宽裕不少,看上去也修长不少,预计应该是同级别里尺寸比较大的车型。
动力上,全新起亚K5提供1.5T+7DCT、2.0T、2.0L混动三种可选。其中2.0T或搭配8AT变速箱,这还是有点噱头的。
换作平时,9月上市还是有些晚的,不过今年受到疫情影响,这种速度倒不算晚。
年的东风悦达起亚,全年累计批发销量,辆(其中海外市场销售31,辆),终端零售销量,辆,距离巅峰销量存在不小的差距。今年要上市的这款全新起亚K5肩负着整个起亚品牌的形象提升,如果定价不错,个人觉得其市场表现应该不会差。
第十代索纳塔
预计今年5月10日上市,厂商指导价:16.98万起
第十代全新索纳塔在去年广州车展上完成国内首发,是B级车领域里获奖最多的一款车型,曾因大胆的设计入围年国际设计卓越奖,内饰也入围了年北美年度汽车准决赛。
北京现代的第十代索纳塔是基于现代汽车i-GMP打造的,也可以说是北京现代的技术担当和旗舰车型。人称“菲斯塔的PLUS版本”。
新车首次装配双12.3英寸大屏以及北京现代最新的车机系统,还将搭载1.5T、2.0T以及后续的2.0L混动三种动力系统。其中1.5T最大功率kW(PS),匹配7速双离合变速箱,2.0T发动机最大功率kW(PS),匹配8速手自一体变速箱。
新车延续了海外版车型设计,车长为mm,轴距达到了0mm,相比海外版车型分别加长了55mm和50mm。外观上相较于现款有较大的变化,前脸造型更趋向于俯冲式,两侧大灯造型锐利,溜背式的造型,腰线贯穿车身,看起来运动感十足。再加上科技感的内饰,一下让它从以往的商务B级车变为了如今的四门轿跑。
这款在家用与运动之间取得良好平衡的车,也是北京现代年的重点产品。
根据乘联会数据显示,年全年,北京现代累计销售出了71.6万辆新车,同比下滑9.4%。今年,现代将会用新车冲击市场,除了第十代索纳塔、菲斯塔EV等车型,还会推出新车。
菲斯塔EV
2月已上市,补贴后售价:17.38万—19.88万元
今年2月24日,北京现代旗下的轿跑风格纯电动车——菲斯塔纯电动车型正式公布了其官方售价,这也就意味着该车正式上市。
菲斯塔本是被现代寄予厚望的新车型,前期卖得也不错,但却在国内最权威的中保研碰撞测试中发生了A柱撞弯折的安全问题,这可是同级罕见的,一年之内大起又大落。
但菲斯塔EV的起点还不算低,虽然其是基于燃油车型打造,设计上还是有很多变化之处。菲斯塔EV沿用了汽油版车型的设计风格,变化比较明显的是将前脸的“鲢鱼嘴”进气格栅换装成了封闭式多边形进气格栅,更简单、运动。纯电动车型的长度和高度相对燃油车型分别增加了45mm和10mm。
内饰方面菲斯塔EV中控采用了“T”字型布局,换挡区域,菲斯塔EV将燃油车型的机械式挡把更换为按键式,整体感觉还不错,没有明显不足也没有特别突出,很“韩系”。
菲斯塔EV的综合续航里程达Km,目前在合资纯电动紧凑级轿车里算优秀的,前不久上市的雪佛兰畅巡也才Km的续航里程。价格上相较大众的宝来纯电、朗逸纯电更低,车型配置上也更有诚意,整体来说,产品的竞争力还是不错的。
虽然现集团在新能源汽车上的造诣看起来并不突出,但其实现代汽车集团是全球第一家有能力提供所有类型新能源动力系统的全球整车,早在年就开始了相关工作。现代的KONA纯电车型是年“沃德十佳”榜单中的唯一一款获奖的电动车型;在年的沃德十佳中,现代在新能源动力方面赢得了两个奖项,与之并列的还有丰田、本田的混动系统。
如今,菲斯塔EV的到来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北京现代的产品矩阵,同时也为其开拓新能源市场起到了助推作用。
目前合资品牌在纯电动紧凑级轿车领域的投放还在蓄力中,消费者的可选性没有很大,菲斯塔EV比较有优势成为合资品牌纯电动车型里的明星车型。
新款伊兰特
预计今年6月亮相,价格未知
伊兰特作为现代旗下的翘楚车型,典型的韩国车,也算是比较有战略意义的车型了。基本上能被拿来做出租车的车型,都是比较大众、好养的车型。
新款伊兰特在外观设计上,比现款要凌厉、运动,也更符合年轻人的审美。尤其是与进气格栅相连的前大灯,看着很犀利。
车身尺寸方面,全新一代伊兰特的长宽高分别为**mm,轴距为mm。
动力方面,目前海外版给出的是2.0L和1.4T两种选择,但是根据相关消息,预计进入国内后会继续领动那一套动力,也就是1.4T和1.5L动力总成。此外,未来有望推出插电混动车型和纯电动车型。这方面,还得看官方的最终消息。
全新现代i20
已在3月日内瓦车展亮相,售价未知
小型车市场虽然一直兜兜转转、波波折折,但市场体量还是在那的。前有大众推出Polo,后有YARIS、飞度的换代,如今,现代i20也迎来了全新换代。
全新现代i20走的是年轻时尚的风格,前脸用了多边形的鲶鱼大嘴,车身整体低矮,加上车顶的纯黑撞色设计,运动的气息十足。现代还未公布全新一代i20车型内饰的官图,但官方表示,该车将配备两个10.25英寸的液晶显示屏,同时车内用料也将有所提升。
目前,新加的动力搭配暂未透露,但有消息称新款i20预计将推出高性能版的N系列。毕竟全新现代找来前宝马M负责人帮忙开发性能车,野心显然不小。
现代对全新现代i20显然不只是想把它打造成价格优势竞争的小车,更是想打开小众性能车的市场。
车谈君观察
早期的韩系车太过注重销量的提升,而忽视了品牌力的上升,到了如今的“后千万时代”,韩系车肉眼可见的吃力。
品牌弱化、产品更新换代滞后、韩系风格的营销、渠道、产品投放不够精准等方面的短板让韩系车不断失去市场。光说我身边的亲人和朋友,没有一个人买车会考虑韩系车。
但其实在国外市场,尤其是欧美市场,现代—起亚不仅卖得好,口碑也好。根据美国J.D.Power发布的年和年美国新车质量研究报告,捷恩斯、起亚、现代三个韩系车品牌连续两年包揽前三。而J.D.Power近日发布的年美国汽车可靠性研究报告显示,现代-起亚集团旗下高端品牌捷尼赛斯成功打败“八连冠”雷克萨斯获得第一。现代和起亚的排名也靠前,并远好于行业平均水平。
韩系车是缺技术吗?显然不是。只能说,韩系车还是不懂中国市场,现在第一梯队品牌不带它玩,但它又舍不得低下头去与自主品牌竞争,到头来还是在和自主品牌争夺市场,甚至慢慢出现抢不过的趋势。作为在全球销量排名前五的汽车集团,现代—起亚在中国市场上寡淡无味了太长时间。
据说,目前北京现代五家工厂产能利用率不到50%;起亚由于销量下滑,产能闲置,为了活下去,甚至腾出部分产能给造车新势力“华人运通”来“代工”,这很影响品牌形象,给人一种已经“快走不下去”的感觉。
个人觉得,产品本身才能决定车企在市场的话语权。韩系车在中国市场走到这一步不纯粹是受国家关系所影响。韩系车整体来看“平庸、无特色”,本田有发动机技术、丰田有优秀品质、德系品牌力过人、美系豪华不输人,而让韩系车早期叱咤市场的高性价比,也随着自主品牌的崛起——新国货时代的到来,而优势褪去。现如今,韩系车夹在合资与自主之间,孤独求生存。
想当年,“韩流”时尚席卷中国,大街小巷处处都是韩范风格的穿搭或者装扮。这些年来,韩国综艺、偶像韩剧一直都很受国内消费者追捧,这是韩国出品的“特色”,奈何汽车市场的“韩范”风却越刮越小,造不起声势。
往上探,豪华品牌做不起来;向下沉,群众基础也不敌合资与自主。为了保住销量,一味“掉价”。但降价并不是一件好事,也不是一种好方法,对留住客户群体和保值来说都没太大好处。北京现代和东风悦达起亚不止一次地想要撕掉“性价比”的标签,但最终都没逃过降价促销的“真香”定律。
说到底还是品牌策略没走对,韩系车没有正视自身的问题。
当年日系车企也因“钓鱼岛事件”受到抵制而销量下滑,但本田、丰田、日产等车企不是以降价来吸引消费者,而是加大本土化研发和技术产品的投入,引入涡轮增压发动机和混合动力等技术,这才慢慢重新抢占中国市场。韩系车企必须要知道,靠降价不是长久之计,只可能步入法系车后尘。
我想,一个国家汽车的发展轨迹或许跟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轨迹也是保持高度一致的。年韩国GDP增长2%,为近十年来最低水平。而据网络数据统计,韩系车年市场份额同比下滑0.3个百分点,仅为4.7%。韩系车企们,要引起注意了,已经没有几个0.3可下滑了。
为了改变这种局面,过去几年里,现代—起亚人事变动频繁,甚至打破了中国市场负责人要是韩国人的集团“规则”,但上下“军心不稳”,对重大战略的部署和实施都带来不利影响。据说,北京现代先后更是换了7位总经理。
换人是有效,但不是最有效的方法。韩系车只有打下属于自己的特色,做好适合自己的宣传、营销,把品牌力提上来,才可能重回市场一线。好比马自达和铃木,虽然活得不显眼,但活得很好,他们就是抓住了那一批属于自己的稳定市场。所以哪怕无法像前几年一样回到高光时刻,也至少能在市场里站住脚。
现在的市场,都不好过,但明显,韩系车属于很不好过的那一类。合资激烈、自主紧逼,中国市场留给韩系车的时间,不会很多。加上今年疫情影响,韩国又是目前除中国外疫情最为严重的国家,如果韩国的疫情没有得到有效控制,那么今年的销量或许还将迎来历史新低。
虽然,此前每月的品牌销量榜前十五位,韩系车仅剩下北京现代一家,但韩国品牌也不是没有翻盘的机会。它们仍然在努力。
如果有一天我们像追韩综一样,追韩系车的话,那么它就是巨大的成功了。会有这么一天吗?